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何谓伏笔?契克夫谈创作时曾经讲过这样的话,如果在第一幕里墙上挂着枪,那么在第二幕、第三幕里就要让子弹打出去,反过来,如果第二幕、第三幕枪打不出去,那么第一幕中的枪就不能挂在墙上。[1]可见,伏笔是在作品的前边对作品后边将要写到的内容预作的一种提示或暗示。如此说来,前有交代,后有照应的写法,都可称作妙用伏笔吗?其实不然,伏笔的关键,在于前文只作暗示,并潜伏不露,读者毫不经意一读而过,后经作者挑明,读者方幡然领悟,才称得上妙用伏笔。
推荐文章
“照应”之中体会“爱”
安慰
交往
慰藉
乾隆、嘉庆时期粉彩的异同——以“万花不露地”为例
粉彩
百花不露地
嘉庆
转变
华贵
清新
浅谈历史插图的妙用
历史教学
插图分类
妙用插图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前暗藏不露 后照应点明——伏笔的妙用
来源期刊 写作:高级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小橘灯 二幕 最后一课 王春林 茅盾先生 普鲁 茹志鹃 麦尔 行文结构 自然天成
年,卷(期) 2015,(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0
页数 5页 分类号 H31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余国良 广州工商学院基础教学部 27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小橘灯
二幕
最后一课
王春林
茅盾先生
普鲁
茹志鹃
麦尔
行文结构
自然天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写作
双月刊
1002-7343
42-1088/H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珞珈山
38-6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110
总下载数(次)
19
总被引数(次)
44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