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传统拉形机在成形双曲率蒙皮零件时,易产生不贴模、拉裂或起皱等缺陷,基于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理论设计了一种并联多夹钳柔性拉形机.首先,介绍了并联多夹钳柔性拉形机及其辅助装置的结构,对拉形机并联支撑机构进行结构设计与自由度计算;其次,运用ADAMS软件对并联支撑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对拉形机的并联输出板的位移变化与速率变化曲线进行分析,验证了并联多夹钳柔性拉形机并联支撑机构的稳定性;最终,通过有限元法分析拉形件在不同拉力下的应变云图,验证了并联拉形机拉形方式的合理性.
推荐文章
空间三平移全柔性并联机构构型设计
全柔性并联机构
铰链替换法
型综合法
拓扑优化
仿真分析
实验测试
马鞍面件柔性夹钳多点拉形实验与数值模拟
柔性夹钳
多点拉形
拉伸率
减薄率
3-RPRR类平面全柔性并联机构设计及分析
全柔性并联机构
Hyperworks
有限元
虚功原理
静刚度
模态分析
平面全柔性3-DOF过驱动并联机构的最优综合
全柔性
过驱动
并联机构
最优综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并联机构的多夹钳柔性拉形机的设计
来源期刊 锻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拉形机 并联机构 多头夹钳 运动仿真 Ansys Workbench
年,卷(期) 2015,(7) 所属期刊栏目 装备与成套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91
页数 分类号 TG30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5.07.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成军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90 225 8.0 11.0
2 方代正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2 63 5.0 7.0
3 刘凯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6 64 5.0 7.0
4 陈孝喆 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7 18 2.0 4.0
5 黄如杭 6 16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7)
共引文献  (3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拉形机
并联机构
多头夹钳
运动仿真
Ansys Workbench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锻压技术
月刊
1000-3940
11-1942/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2-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4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