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后扭梁悬架因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能满足一般的汽车动力学、运动学要求而被广泛应用于中低级轿车中.但由于后扭梁悬架既要保证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后轴的各种载荷,同时又要能提供合适的扭转刚度,以保证整车的侧倾刚度,导致后扭梁的受力比较复杂,高应力区域及危险区域也比较多.首先建立模拟后扭梁悬架台架试验的有限元分析模型,而后计算得到应力集中位置,并模拟后扭梁悬架台架试验条件下的疲劳载荷,借助于疲劳寿命分析软件估算后扭梁悬架各部分的损伤情况.经与台架试验结果的对比,所得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基于有限元技术的后扭梁悬架疲劳寿命预测的可行性.最后分析后扭梁悬架前端刃口处开裂的原因,采用应力转移的思想,优化改进后扭梁悬架的局部结构.
推荐文章
扭力梁后悬架K & C特性仿真分析?
扭力梁
刚柔耦合
K&C特性
后扭力梁轴头载荷谱仿真及疲劳寿命预测
后扭力梁
载荷谱
迭代仿真
疲劳寿命预测
基于虚拟试验台的疲劳寿命预测研究
虚拟试验台
多体动力学模型
疲劳寿命
轿车后桥
悬架系统
扭力梁式后悬架模态与疲劳实验研究
振动与波
扭力梁式后悬架
模态实验
疲劳实验
固有频率
模态振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台架试验的轿车后扭梁悬架疲劳仿真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制造工程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后扭梁 疲劳分析 台架试验 结构优化
年,卷(期) 2015,(11) 所属期刊栏目 汽车制造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0-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O39
字数 130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高鹏飞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中心 2 3 1.0 1.0
2 战楠 天津大学力学系 3 18 2.0 3.0
6 张兵 天津一汽夏利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开发中心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扭梁
疲劳分析
台架试验
结构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制造工程
月刊
1671-3133
11-4659/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核桃园西街36号301A
2-431
197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080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501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