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金丝眼镜、格子衫、帆布裤,外面再套一件暗蓝色的羽绒坎肩,尽管近来消瘦了许多,89岁的高莽先生面对镜头时仍会高高翘起嘴角,露出一个热情的微笑。出生于哈尔滨的高莽,离开东北已有50多年,他至今仍保留着淡淡的东北口音,嗓音厚重,带着一种老年人特有的沉稳。10月8日,诺贝尔文学奖公布的当晚,高莽家的电话就始终处于占线状态。16年前,他将俄罗斯女记者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译成中文,阿氏此次获奖,他便第一时间成了记者们争相采访的对象。那晚从七点到十点,高莽几乎一直拿着话筒,虽然提问居多重复,他仍细致耐心地回答了所有的问题。在中国近代俄罗斯文学翻译史上,高莽是绕不过去的。
推荐文章
论科技俄语翻译中词语的增减
科技俄语
翻译
增词
减词
科技俄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
科技文
翻译
科技俄语
从语用目的看俄语双关语的翻译
双关
语用目的
形式型
内容型
论语法翻译法在二外俄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外俄语教学
语法翻译法
合理性
改进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莽:俄语翻译70年
来源期刊 海内与海外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俄罗斯文学 女记者 翻译史 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时间 阿列克谢 维奇 金丝 奥西波夫 孩提时代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7
页数 3页 分类号 I26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俄罗斯文学
女记者
翻译史
诺贝尔文学奖
第一时间
阿列克谢
维奇
金丝
奥西波夫
孩提时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内与海外
月刊
1002-3801
11-2824/D
大16开
北京市北新桥三条甲1号
199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568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2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