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从后现代主义的内涵入手,指出了其两方面基本特征,即是对现代主义大叙事的质疑,是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并尝试归纳了其定义;继而剖析了现代主义城市规划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指出后者相对于前者是以”反叛”对抗“理性”,以“博爱”对抗“狭隘”,以“多元”对抗“单一”,以“文脉”对抗“机械”.通过上述分析,得出后现代主义对现阶段中国城市规划的四方面启示,即规划主体从”长官化”到“人民化”的转向,规划目的从4高速化”到“高质化”的转向,规划方式从“蓝图化”到“过程化”的转向,及规划内容从“硬规划”到“软规划”的转向.
推荐文章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对课程改革的启示
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
课程改革
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课堂评价
后现代主义
课堂评价
价值取向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文化理论探析--读《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
杰姆逊
后现代主义文化
研究方法
局限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中国 城市规划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本期聚焦:规划创新思考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
页数 9页 分类号 TU984
字数 99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000.2016.04.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许婵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人文地理系 10 180 5.0 10.0
2 向岚麟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城乡规划系 13 14 1.0 3.0
3 黄柏玮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3 1.0 1.0
4 文天祚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3 105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0)
共引文献  (201)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10)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后现代主义
中国
城市规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城市研究
月刊
1009-6000
32-1612/TU
大16开
南京市华侨路37号29楼
82-275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92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493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