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野生动物学报       
摘要:
为了对犀牛源性成分进行有效鉴定,根据犀科(Rhinocerotidae)动物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序列,使用分子生物学软件Olig0 7.0设计了特异性引物,用来建立PCR检测犀牛源性成分的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PCR方法可以对犀牛阳性样品进行扩增,凝胶电泳呈现特异性条带.方法特异性好,13份其他物种的样品均为阴性结果.方法灵敏度较高,可检测到100拷贝重组质粒DNA模板.对5份送检样品检测发现2份犀牛样品,与测序结果一致.结果表明,新建立的方法可应用于样品中犀牛源性成分的检测.
推荐文章
Taqman探针荧光PCR法检测熊源性成分
源性成分
荧光PCR
检测
黄羊源性成分检测方法的研究
黄羊
动物源性成分
检测方法
PCR技术检测食品与饲料中动物源成分
PCR技术
肉种类
动物源成分
应用多重Taqman-LNA荧光PCR同时检测肉制品中猪鸡鸭源性成分
多重Taqman-LNA荧光PCR
猪源性成分
鸡源性成分
鸭源性成分
肉制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犀牛源性成分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来源期刊 野生动物学报 学科
关键词 犀牛源性成分 PCR 检测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6-320
页数 5页 分类号 Q953+.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薄清如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来病检测重点实验室 25 149 7.0 10.0
2 沙才华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来病检测重点实验室 17 41 4.0 5.0
3 廖秀云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来病检测重点实验室 17 61 5.0 7.0
4 邵建宏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来病检测重点实验室 3 9 2.0 3.0
5 罗宝正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来病检测重点实验室 15 45 5.0 6.0
6 赵福振 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国家外来病检测重点实验室 2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8)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5(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犀牛源性成分
PCR
检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野生动物学报
季刊
1000-0127
23-1587/S
大16开
1979-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25
总下载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