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结合飞/发一体化设计理念,以提升红外隐身性能为目的,引入横向掺混技术进行尾喷管构型设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仿真方法,分别分析了圆形喷管和矩形喷管流场温度分布,并提取矩形喷管中心面,研究喷管带小孔壁板偏折角对尾流冷却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入口热流温度,矩形喷口降温率约为30%,尾气流喷出后偏向两侧流动,高温核心区体积快速衰减;圆形喷口降温率约为10%,尾气流喷出后沿轴向一直保持圆柱形,高温核心区体积衰减缓慢.矩形喷口主动冷却效果明显高于圆形喷口,更有利于实现飞/发一体化的热管理及红外隐身.同时,中面带小孔壁板偏折角的大小与主动冷却效果也存在密切关系.
推荐文章
可变流量固冲发动机一体化流场研究
固冲发动机
进气道
补燃室
空燃比
轴箱设计分析一体化技术研究
轴箱
高速列车
模块化设计
设计分析一体化
二维高超声速吸气式飞行器一体化流场数值模拟
高超声速
吸气式
一体化
数值模拟
一体化室外单元远场测量系统的场地验证
一体化室外单元
场地均匀性反射波
测试场地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飞/发一体化设计的高温尾喷口流场分析
来源期刊 航空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飞/发一体化设计 红外隐身 横向掺混 主动冷却 计算流体力学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部件与分系统设计及其他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70
页数 7页 分类号 V22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7527/S1000-6893.2015.033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65 366 10.0 14.0
2 王强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结构部 7 29 3.0 5.0
3 王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4 吴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5 申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6 黄瑞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结构部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飞/发一体化设计
红外隐身
横向掺混
主动冷却
计算流体力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学报
月刊
1000-6893
11-1929/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82-148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3
总下载数(次)
2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