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中国食用菌       
摘要:
以黑木耳(A uricularia auricula)为富硒载体,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红色纳米硒对黑木耳菌丝体、子实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以及黑木耳的富硒能力.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硒浓度为10 mg·kg-1~50 mg·kg-1时,黑木耳子实体产量及子实体中的总硒含量均随硒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并于硒浓度为50 mg· kg-1时子实体产量达到最大;当硒浓度高于50 mg·kg-1时,子实体产量降低.黑木耳子实体中硒含量分析表明,黑木耳具有较强的富硒和耐硒能力,且子实体中硒含量与硒加入量呈正相关关系.
推荐文章
黑木耳的富硒发酵
黑木耳
多糖
发酵
富硒黑木耳浆液的配制
黑木耳
富硒
子实体浆液
发酵菌丝体浆液
黑木耳浆液
杂菌净对黑木耳菌株生长的影响
黑木耳
抑菌剂
生长影响
显著性t检验
富硒木耳栽培硒多糖提取及抗铅抗汞的研究
富硒
木耳
硒多糖
提取
抗铅
抗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富硒栽培对黑木耳菌丝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食用菌 学科
关键词 黑木耳 富硒栽培 产量 硒含量 红色纳米硒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栽培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30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46.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629/j.cnki.53-1054.2016.06.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水霞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19 287 9.0 16.0
3 蒋光月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8 333 11.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3)
共引文献  (117)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木耳
富硒栽培
产量
硒含量
红色纳米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用菌
月刊
1003-8310
53-1054/Q
16开
1982-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84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211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