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对不同产地的6种沙棘果油进行检测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折光仪法、比重瓶法、干燥法、热乙醇法、杂质测定法、高压灭菌法、紫外灭菌法、微生物培养法、气相色谱法检测不同产地沙棘果油的折光指数、相对密度、水分及挥发物、酸值、杂质、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菌、大肠菌群和脂肪酸组成.结果:6种沙棘果油的折光指数(20℃)在1.468~1.478、相对密度(20 ℃)在0.912 ~0.928、水分及挥发物在0.099% ~0.257%、酸值在1.240 ~ 5.720、杂质在0.042%~0.853%、菌落总数为0~ 32 cfu· mL-1、霉菌与酵母菌为0~2.5 cfu·mL-1、大肠菌群全部为0 MPN· mL-,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棕榈油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6种组成,其中除山西右玉沙棘果油外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45.89% ~ 68.67%.结论:不同产地沙棘果油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脂肪酸组分存在一定差异,6种沙棘果油中除山西忻州和右玉的杂质不达标外,其他样品5项理化指标和4项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本研究可为沙棘油原料的质量控制和市场监管提供科学参考.
推荐文章
中国沙棘果油和中亚沙棘果油的理化特性及活性成分分析
沙棘
沙棘果油
中国沙棘
中亚沙棘
理化特性
脂肪酸
活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沙棘果油及沙棘籽油对大鼠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影响
沙棘果油
沙棘籽油
放射性皮肤损伤
大鼠
沙棘果油与沙棘籽油脂肪酸组成及其抗氧化活性
沙棘籽油
沙棘果油
脂肪酸组成
抗氧化活性
沙棘籽油、果油及其混合油的动物急性毒性研究
沙棘籽油
沙棘果油
沙棘混合油
急性毒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沙棘果油的检测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现代中药 学科
关键词 沙棘 果油 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 脂肪酸组分 检测分析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基础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02-1605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31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313/j.issn.1673-4890.2016.12.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霄 山西省医药与生命科学研究院药用植物室 19 93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沙棘
果油
理化指标
微生物指标
脂肪酸组分
检测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现代中药
月刊
1673-4890
11-5442/R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西四环北路15号依斯特大厦8层
82-302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00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2692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