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长保鲜期甜玉米自交系T3和短保鲜期自交系T15为亲本,配制T3×T15组合的6个世代(P1、P2、F1、B1、B2和F2),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结合六世代联合遗传分析的方法对甜玉米保鲜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研究甜玉米保鲜相关指标的遗传规律及其分子基础.结果表明,甜玉米自交系T3的采后含糖量下降速率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各分离世代以主基因遗传为主,回交世代B1的主基因遗传率为74.63%,多基因遗传率为17.67%;B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91.98%,多基因遗传率为0%;F2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2.67%,多基因遗传率为12.93%.
推荐文章
国内外甜玉米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甜玉米
保鲜技术
研究进展
合肥地区甜玉米栽培及其采后保鲜研究
甜玉米
栽培
保鲜
甜单10号
超甜玉米采后保鲜与加工技术
超甜玉米
玉米粒
玉米汁
速冻
杀菌
包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甜玉米保鲜性状的遗传模型研究
来源期刊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学科
关键词 甜玉米 保鲜 遗传模型
年,卷(期) 2016,(8)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1827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1508字 语种 英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蒋锋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 65 257 8.0 13.0
2 黄成威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 3 5 1.0 2.0
3 陈沛君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 3 3 1.0 1.0
4 秦彤非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 2 2 1.0 1.0
5 张大伟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 4 6 1.0 2.0
6 张永顺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农学院 4 6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甜玉米
保鲜
遗传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
双月刊
1009-4229
43-1422/S
16开
长沙市芙蓉区湖南省农业信息与工程研究所
42-209
2000
eng
出版文献量(篇)
5310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584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