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古人云:“人,无礼而不生,无德而难立”,我国自古被称为“礼仪之邦”,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立身处世的基本要素,更是中国各民族的核心素养与精神支柱.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对他们进行高尚的道德教育是社会进步的需要,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来说,家校合作的民族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推荐文章
"互联网+"时代的家校合作教育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互联网+
家校合作教育
优化路径
平凉市崆峒区民族乡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及对策研究
崆峒区民族乡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
现状
对策
大学生践行“中国梦”教育路径探析
大学生
中国梦
教育路径
熊希龄家庭总部教育思想及其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启示
熊希龄
教育家
慈善家
家庭总部教育思想
小家庭制
留守儿童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践行式”家校合作的民族素养教育——盘县普古乡希望小学“践行”教育范式
来源期刊 贵州教育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家校空间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14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朱瑜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贵州教育
半月刊
0451-0038
52-1030/G4
16开
贵阳市浣纱路66号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79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29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