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比较单一和混合乳酸菌对3种肠道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并对其体外抑菌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测定菌株L.fermentum Xn、L.rhamnosus J、L.plantarum Yd、L.plantarum La的单一以及混合菌株的发酵特性,再比较以上4株菌单一和混合乳酸菌发酵对3种肠道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及体外抑菌机制.结果:混合乳酸菌在发酵l0h后的酸度为120.07°T,高于4种单菌株发酵.乳酸菌混合发酵后,除了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直径大小仅次于菌株L.plantarum La外,对沙门氏菌和艰难梭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4种单菌株.结论:4种单菌株短时间内发酵对肠道病原菌抑制作用的影响主要是乳酸菌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酸.混合乳酸菌发酵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作用较强于单菌株发酵,这与混合乳酸菌短时间内发酵酸度上升比单菌株发酵快有关.
推荐文章
猪场沼液对蔬菜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沼气
农田利用
微生物
抑菌
环境保护
牛场沼液对几种蔬菜病原菌抑制作用的研究
沼液
蔬菜病害
微生物
抑制
环境保护
茶鲜叶挥发物组分及对茶树病原菌的熏蒸抑制作用
茶鲜叶
熏蒸
抑菌活性
挥发物
顺-3-己烯基丁酯
莲子乳酸菌发酵工艺
莲子
乳酸菌
发酵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单一及混合乳酸菌发酵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来源期刊 食品科技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单菌株 混合乳酸菌 肠道病原菌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生物工程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30
页数 5页 分类号 TS20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4)
共引文献  (38)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0(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单菌株
混合乳酸菌
肠道病原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科技
月刊
1005-9989
11-3511/TS
大16开
北京市宣武区广内大街316号京粮大厦
2-681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597
总下载数(次)
63
总被引数(次)
10454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