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调查草莓表面主要致腐真菌,并研究其是否产生毒素.方法 对草莓真菌进行分离,综合利用菌落形态学观察、显微生殖观察、真菌ITS序列系统发育学分析鉴定真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腐烂草莓及真菌发酵液中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含量.结果 4种毛霉属真菌和1种青霉属真菌可引起草莓腐烂,经分子鉴定分别为易脆毛霉菌、卷枝毛霉菌、多枝毛霉菌、根毛霉菌和草酸青霉菌.腐烂的草莓和毛霉发酵液检测不出OTA,但青霉菌发酵液中检测出OAT毒素存在.结论 真菌是致草莓腐烂的主要诱因,毛霉菌在腐烂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但产毒素的青霉菌与其共生,应加强草莓及制品的风险监测.
推荐文章
防治草莓根腐病的木霉菌筛选、鉴定及其防病效果
草莓根腐病
木霉菌
分离筛选
复合菌剂
生防效果
葡萄采后致腐病原菌鉴定及侵染规律
葡萄
采后腐烂
病原菌鉴定
侵染规律
不产毒黄曲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分子机理研究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菌
基因突变
DNA序列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草莓致腐霉菌的鉴定及其产毒能力研究
来源期刊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学科
关键词 草莓 真菌 赭曲霉毒素A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分析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1-1726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2926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雷欣宇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分析测试中心 12 35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7)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9)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草莓
真菌
赭曲霉毒素A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半月刊
2095-0381
11-5956/TS
大16开
北京市100029-27信箱
200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545
总下载数(次)
41
总被引数(次)
2351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