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汉英两种语言语法书中,副词修饰名词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然而“副+名”结构是汉英两种语言都存在的现象,前人主要围绕现代汉语,从句法、语义、语用、修辞、认知等不同视角展开讨论,试图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学者进行汉俄、汉英对比分析,但大都是从现象到现象,并未揭示隐藏于背后的认知机制。通过对汉英“副+名”结构的认知对比分析得出:(1)英语“副+名”结构的认知机制则是副词的非范畴化;(2)汉语“副+名”结构较之英语中丰富的主要原因在于其认知机制是名词的非范畴化;(3)“副+名”结构体现了语言发展的动态性和语言的创新机制。
推荐文章
汉英语符结构与中西思维方式对比研究
表意文字
拼音文字
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
语用功能视角下汉英独立成分之对比分析
独立成分
语用功能
对比分析
高校英文网站汉英翻译策略研究
高校
英文网站
汉英翻译
从认知角度对比汉英名词的名词动词化现象
汉英对比
名词动词化
认知语言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汉英“副+名”结构的认知对比研究
来源期刊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副+名”结构 认知 对比 创新
年,卷(期) 2017,(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8-50
页数 3页 分类号 H0-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宏 吕梁学院外语系 6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副+名”结构
认知
对比
创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旬刊
1009-6167
42-1617/G4
武汉市洪山区桂元路67号湖北教育报刊社2
38-526
出版文献量(篇)
11212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