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但BPOC与致使-移动构式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出现了形义不匹配现象.研究探讨两种构式意义生成理据的差异.通过构建映射-整合框架,结果表明致使-移动构式是语法隐喻的结果,是表征方式的映射整合形成的,体现了认知思维的经济性特征;而习语BPOC是概念隐喻的结果,是经验域的映射整合形成的,体现了认知思维的隐喻性特征.对BPOC形义生成的研究有利于我们重新审视人的认知能力对语言现象的影响.
推荐文章
基于认知视角研究英语‘Way’构式语义生成机制
英语‘Way’构式
构式语法
转喻压制
“X侠”构式的演化与认知机制
“X侠”
构式语法
演化
概念整合
“微 X”构式的认知模型分析
理想化认知模型(ICM)
原型效应
"微X"构式
统计学习
功率变化与反应性不匹配现象研究
反应堆周期
反应性
倒时方程
主蒸汽管道断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BPOC构式形义不匹配的认知研究
来源期刊 海外英语(下)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BPOC 致使-移动构式 形义不匹配 映射-整合框架 认知理据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语言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08,213
页数 3页 分类号 H043
字数 369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严敏芬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53 34 3.0 5.0
2 靳政敏 江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4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BPOC
致使-移动构式
形义不匹配
映射-整合框架
认知理据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外英语(下)
月刊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28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14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