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研究目的:为研究列车荷载作用下各关键影响参数对轨道路基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影响规律,并获得轨道路基最优参数组合,本文通过建立有轨电车短枕埋入式轨道路基有限元分析模型,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扣件刚度、轨道板厚度、支承层厚度、基床总厚度、基床压实指标K30 5种因素对轨道路基结构力学特性的影响,为弥补正交试验定量分析的不足,借助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评价指标权重系数,最终确定短枕埋入式轨道路基结构的最优参数组合.研究结论:(1)扣件刚度对钢轨位移影响最大,轨道板厚度对轨道板纵向弯矩和路基顶面动应力影响最大,基床压实指标K30对基床顶面变形影响最大;(2)钢轨位移、轨道板弯矩、基床顶面位移和动应力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085、0.583、0.043、0.289;(3)最佳轨道路基设计方案为扣件刚度40 kN/mm、轨道板厚度0.24m、支承层厚度0.27 m、基床总厚度1.1m、基床压实指标(K30)110 MPa/m;(4)综合运用正交试验和层次分析法可以将定性问题转换为定量问题进行求解,从而使得分析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5)本研究成果对有轨电车短枕埋入式轨道路基结构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推荐文章
现代有轨电车信号系统的探讨
现代有轨电车
信号系统
探讨
现代有轨电车与公交线网分层规划优化研究
现代有轨电车
需求导向
分层交通
线网优化
现代有轨电车轨道路基联合优化分析
有轨电车
正交试验
优化分析
路基动应力
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牵引系统设计
现代有轨电车
牵引变流系统
超级电容系统
辅助电源系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代有轨电车短枕埋入式轨道路基优化分析
来源期刊 铁道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无砟轨道 正交试验 综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地质与路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8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16.3
字数 42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2106.2018.01.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冯青松 66 357 10.0 17.0
2 罗信伟 28 49 3.0 5.0
3 刘庆杰 44 310 8.0 16.0
4 罗锟 46 219 7.0 13.0
5 孙魁 16 28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0)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现代有轨电车
无砟轨道
正交试验
综合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工程学报
月刊
1006-2106
11-3567/U
16开
北京市复兴路69号中国中铁广场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82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61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