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泥炭地有着丰富的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泥炭地急剧退化并加速了碳输出过程.酚类物质作为抑制剂,可调控泥炭地碳输出过程.然而,在泥炭地退化过程中,环境因子的改变对酚类物质的累积效应存在较大分歧.因此,探明影响泥炭地碳输出的关键酚类物质及其调控因子,是揭示退化泥炭地碳输出机理的关键.论文综述了酚类物质在泥炭地中的累积效应及其对碳输出的影响的相关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泥炭地碳输出概况;2)酚类物质在泥炭地碳输出中的作用;3)泥炭地退化过程中酚类物质的累积效应在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中存在较大分歧.文献综述分析了泥炭地退化过程中环境因子通过影响酚类物质,调控土壤生物学过程来驱动退化泥炭地碳输出的作用机理,为退化泥炭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烟草主要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烟草
酚类物质
生理代谢
调控技术
品质
甘蔗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甘蔗
多酚
褐变
遗传改良
研究进展
蔗汁中酚类物质的研究进展
蔗汁
酚类物质
色值
烟草多酚类物质研究进展
烟草
多酚类物质
含量
品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酚类物质对退化泥炭地碳输出的影响研究进展
来源期刊 生态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泥炭地 酚类物质 碳循环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9-2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Q89
字数 281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4108/j.cnki.1008-8873.2018.02.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刚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6 1 1.0 1.0
2 白银萍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4 0 0.0 0.0
3 刘银占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3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9)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泥炭地
酚类物质
碳循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科学
双月刊
1008-8873
44-1215/Q
16开
广州暨南大学水生态科学研究所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96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300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