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高速列车存在的横向稳定性与曲线通过性能相互矛盾的问题,提出一种可切换模糊半主动控制算法,所建立的控制模型可辨别曲线轨道和直线轨道两种情况,并将抗蛇行减振器活塞速度与理想值的偏差以及偏差变化率作为模糊控制输入变量,对抗蛇行减振器阻尼特性进行调节,改变了传统减振器阻尼特性固定的模式,以适应更多线路几何条件的变化;然后通过SIMPACK软件建立某型高速列车的车辆动力学模型并与Matlab/Simulink建立的控制算法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高速车辆抗蛇行减振器应用可切换模糊控制策略要优于单一切换控制和被动悬挂控制模式,在大大提高车辆直线运行横向稳定性的同时,也保证了车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
推荐文章
抗蛇行减振器在高速列车上的应用
高速列车
抗蛇行减振器
串联刚度
特征值
车体结构弯曲振动
抗蛇行减振器安装角度对车辆运行性能的影响
铁道车辆
抗蛇行减振器
安装角度
自振特性
动力学性能
基于LMA型踏面的时速200km客车抗蛇行减振器研究
抗蛇行减振器
稳定性
等效阻尼
等效刚度
安装位置
SS7E型机车抗蛇行减振器座改进设计
抗蛇行减振器座
强度计算
疲劳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速车辆抗蛇行减振器可切换模糊控制研究
来源期刊 铁道机车车辆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高速列车 可切换模糊控制 横向稳定性 曲线通过性能 联合仿真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专题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38,84
页数 6页 分类号 U271.91
字数 338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7842.2018.05.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志明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78 711 14.0 25.0
2 张坤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9 28 3.0 5.0
3 金天贺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3 2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9)
共引文献  (32)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速列车
可切换模糊控制
横向稳定性
曲线通过性能
联合仿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铁道机车车辆
双月刊
1008-7842
11-1917/U
大16开
北京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80-265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15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1451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