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论文在细读《从“是”到“应该”》一文以及《翻译的模因》一书的基础上,对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的逻辑进路及其有效性限度进行了解析,指出在切斯特曼那里,通过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实现从“是”到“应该”的过渡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他将“应该做X”的含义化约成了“为了与一般人接受的标准保持一致,就需要做X”,通过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实现描述与评价的双重目标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他将评价活动中“好”或“不好”的含义化约成了“与某一特定社会关于翻译的价值观相符合或相抵触”,二者都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事实陈述.描述性翻译规范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对译文评价的解释、说明与预测,但它本身却无法承担译文评价功能.
推荐文章
论翻译学的规范性与描写性
翻译学
规范性
描写性
论ISO9000标准如何从规范化与标准化走向有效性
ISO9000标准
规范化与标准化
质量管理
尊重是教育有效性的保障
教育有效性
尊重
教书育人
基于卡尔曼滤波与模糊逻辑的目标跟踪
目标跟踪
卡尔曼滤波
模糊逻辑
目标航向
测量残留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从“是”到“应该”——切斯特曼翻译规范理论的逻辑进路与有效性
来源期刊 外国语文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翻译规范 “是” “应该” 描述 评价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7-83
页数 7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冬梅 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19 24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翻译规范
“是”
“应该”
描述
评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外国语文研究
双月刊
1003-6822
42-1863/H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52号华中师范大学外
2015
chi;eng
出版文献量(篇)
524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82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