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使用连续的超临界氧化设备,对模拟放射性废萃取剂在近临界水氧化条件下进行处理,采用响应面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温度、压力、反应时间、过氧系数与COD去除率的二次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温度和反应时间的交互作用对COD去除率影响最为显著,影响反应过程的因素由高到低为: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反应压力和过氧系数.最佳工艺为温度506℃,压力21 MPa,停留时间158 s,过氧系数2.8.实验验证COD去除率达到99.75%~99.89%,与预测值99.91%无显著差异,此模型建立切实可行.模拟废液中加入硝酸锶以模拟放射性物质,在最优条件处理过程中,锶离子分离度达到99.92%,分离效果理想.
推荐文章
响应面优化超声强化近临界CO2萃取葵花籽油工艺
超声
近临界CO2流体
萃取
葵花籽油
响应面法
亚临界萃取文冠果籽油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文冠果籽油
亚临界萃取
响应面优化
气相色谱
煤气化废水的超临界水氧化处理实验
煤气化废水
超临界水氧化
无害化处理
垃圾渗滤液超临界水氧化处理的研究现状
垃圾渗滤液
超临界水氧化
动力学
催化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近临界水氧化处理模拟核废弃萃取溶剂及响应面优化
来源期刊 应用化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核废弃萃取剂处理 近临界水氧化 交互作用 化学需氧量 响应面优化法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科研与开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Q9|X591|X799|X78
字数 3627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柴涛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68 348 9.0 15.0
2 谷溪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2 5 1.0 2.0
3 高亚华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3 6 1.0 2.0
4 谷阳阳 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核废弃萃取剂处理
近临界水氧化
交互作用
化学需氧量
响应面优化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应用化工
月刊
1671-3206
61-1370/TQ
大16开
西安市西延路61号
52-225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91
总下载数(次)
30
总被引数(次)
466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