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有干道绿波协调控制方法多是以十字交叉口直行车流为研究对象,对于道路端形成的T型交叉口左转车流却较少进行研究.针对这一不足,首先对T型交叉口的相位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两种不同相位放行方式,接着给出了描述上述两种不同相位放行方式的通用数学公式,最后以双向绿波带宽之和最大为优化目标,利用干道时距图,建立了面向干道路端T型交叉口的绿波协调控制模型.选取义乌市宾王一北苑交叉口(十字)与宾王一春晗交叉口(T型)构成的简单干道路网进行模型求解验证,案例求解结果表明,所建模型能够获得双向最大绿波带宽,具有较好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推荐文章
干道交通瓶颈交叉口的红波双向协调控制模型
瓶颈交叉口
Vissim仿真
红波协调控制
交通信号控制
模型
信号控制与道路交叉口设计之间影响分析
信号控制
道路交叉口
交通流量
交通规划
T型交叉口交通流数学模型的描述
交通工程
交叉口
交通流
模型
饱和状态下双向绿波干道协调控制模型研究
饱和状态
双向绿波线控
带宽需求比例
仿真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面向干道路端T型交叉口的绿波协调控制模型
来源期刊 公路工程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 干道协调控制 绿波带宽 T型交叉口
年,卷(期) 2018,(6) 所属期刊栏目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1,133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91.5+4
字数 31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610.2018.06.01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徐建闽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354 5014 38.0 50.0
2 荆彬彬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14 74 5.0 7.0
3 李岿林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3 7 2.0 2.0
4 肖雅惠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城市交通
交通信号控制
干道协调控制
绿波带宽
T型交叉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公路工程
双月刊
1674-0610
43-1481/U
16开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中路三段472号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3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0038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