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教育与教学研究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研究、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历史演变,并将其划分为在职体育硕士培养试点期(2005-2008年),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培养并存发展期(2009-2015年)以及在职与全日制体育硕士并轨稳定期(2016-)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的特点:第一个阶段为招生规模较小、学校数量的稳定性、培养目标的宽泛性、课程设置偏理论性、人才培养的导向性;第二阶段为招生学校数量扩大、招生规模不断增长、招生方式多元化、培养目标较宽泛、课程设置的滞后与理论化、奖助形式多样化、注重联合培养和产学结合;第三阶段为入学考试统一、招生规模稳定、培养质量一致、延续已有的培养机制.现存在:专业领域划分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学位硕士与学术学位硕士培养趋同、联合培养形式化、知识成果转化效率低、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等问题.从四个方面提出改革路径:服务经济社会需求、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更新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知识转化效率,释放多元主体活力、构建科学评价体系,希望能为进一步完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推荐文章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反思与改革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培养
问题
改革措施
我国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设置分析
护理教育
研究生
专业学位
专业方向
入学标准
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对教育质量保障现况的评价
护理学科
研究生教育
专业学位
质量保障
学生评价
护理教育
近5年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研究状况分析
护理
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
内容分析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演变研究
来源期刊 教育与教学研究 学科
关键词 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 学位教育
年,卷(期) 2018,(11)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管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9
页数 10页 分类号 G807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120.2018.11.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叶松东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12 28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1)
共引文献  (64)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5(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8)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育硕士
专业学位
学位教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与教学研究
月刊
1674-6120
51-1720/G4
大16开
1987-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3674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