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以法国蓝薰衣草为原料,研究挥发油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蒸馏速度和粉碎粒度四个因素做中心组合实验,建立回归方程.由方程获得薰衣草挥发油提取的最佳条件为:蒸馏速度为2.105mL/min,提取温度143.6℃,提取时间为2.285h,粉碎度为54目,预测在此条件下的薰衣草挥发油提取得率的理论值为2.08%,经验证,实测值与预测值吻合度好.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了薰衣草挥发油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氏菌等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对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氏阴性菌,且抑菌效果存在剂量依赖性.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荜澄茄挥发油提取工艺
荜澄茄
挥发油
工艺优化
卷烟
吸食品质
加香
响应面法优化水蒸气蒸馏提取牡丹根皮挥发油工艺
牡丹根皮
挥发油
水蒸气蒸馏法
响应面
响应面法超声辅助提取黄姜花挥发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黄姜花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倍半萜
β-石竹烯
香菇挥发油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香菇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抗菌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薰衣草挥发油的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及抗菌活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添加剂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薰衣草挥发油 单因素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菌活性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试验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7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6.85|TS202.3
字数 40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钱俊青 浙江工业大学生工学院 120 1046 17.0 25.0
2 朱丽云 中国计量大学芳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73 464 13.0 16.0
6 高永生 中国计量大学芳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30 161 8.0 11.0
10 宋林珍 中国计量大学芳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1)
共引文献  (63)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6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6(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7(10)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薰衣草挥发油
单因素提取
响应面分析
抗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添加剂
月刊
1006-2513
11-3542/TS
16开
北京朝阳门外大街甲6号万通中心3座1403室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460
总下载数(次)
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