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嗅闻试验及风味值(odor active value,OAV)分析奶疙瘩中对感官强度产生影响的主要风味物质.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样品前处理的基础上,利用嗅闻分析法对新疆阿勒泰地区奶疙瘩的特征风味组分进行分析,并在嗅闻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风味值分析法确定奶疙瘩中的特征风味组分.最终得到奶疙瘩中对其感官强度影响较大和影响中度的特征风味组分为:丁酸、己酸、辛酸、癸酸、1-己醇、辛酸乙酯、2-十一酮、己醛、壬醛和糠醛.本研究进一步确定了对我国传统奶疙瘩的感官品质有重要影响的特征风味组分,为我国传统酸凝奶酪的生产工艺的改进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推荐文章
SPME-GC-MS检测不同中西方奶酪的挥发性风味物质及比较
传统中式酸凝奶酪
切达奶酪
挥发性风味物质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菜心挥发性风味物质组分分析及风味品质评价
菜心
挥发性风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风味品质
原料奶优良风味保持体系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原料奶
优良风味
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
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及筛选
奶疙瘩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奶疙瘩特征风味组分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食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奶疙瘩 特征风味组分 固相微萃取 嗅闻分析 风味值分析
年,卷(期) 2018,(9)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与检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97-302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429/j.1009-7848.2018.09.03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蓓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 20 142 6.0 11.0
3 李露 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市食品风味化学重点实验室 3 18 2.0 3.0
6 王绒雪 1 2 1.0 1.0
7 曹雁平 5 21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8)
共引文献  (94)
参考文献  (1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6)
196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1(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奶疙瘩
特征风味组分
固相微萃取
嗅闻分析
风味值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食品学报
月刊
1009-7848
11-4528/TS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北3街6号轻苑大厦3层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381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490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