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对于中国人民族文化心理和社会规范与社会秩序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滋养和推动作用。二十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传统文化片面激进的错误认知,导致了传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近百年处于被批评、被误解的地位。在这近百年,我们对中华文明历史上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根本不了解,不仅谈不上文化自信,连起码的文化自觉都谈不上。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基因的传承靠教育,中华文化课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培植工程",中华文化课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基础。作为文化外在表现形态的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推荐文章
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学生核心素养
文化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
高校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理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五大职能
文化传承创新
中学语文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中学语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实践路径
重要载体
主要渠道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路径探析
来源期刊 中国文化论衡 学科 社会科学
关键词 文化传承 国民教育体系 中华文化课 文化遗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0-2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G12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佟金丹 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 17 8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文化传承
国民教育体系
中华文化课
文化遗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文化论衡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8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