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针对舰船大型机械设备振动冲击隔离对高传递损失减振抗冲元器件的需求,[方法]基于负刚度动力吸振机理,构建一种含负刚度(NS)元件的动力吸振器(DVA)混合隔振系统.建立刚性基础上的无量纲动力学模型,在激励力作用下,运用不动点法获得隔振系统最优传递时的最优刚度比和阻尼比.基于龙格—库塔(Runge-Kutta)方法研究不同冲击脉宽下具有最优参数的隔振系统在基础激励下的冲击响应,并与传统动力吸振器的冲击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在一定参数下,该混合隔振系统具有无谐振峰的传递特性;在不同脉宽下,其冲击加速度响应和相对位移均比传统动力吸振器的要小.[结论]所提含负刚度动力吸振的混合隔振系统可为大载荷、高传递损失的减振抗冲器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
推荐文章
主动隔振与动力吸振器的联合减振研究
主动隔振
振幅
临界频率
动力吸振器
联合减振
碟形橡胶准零刚度隔振器的设计和特性分析?
准零刚度
碟形橡胶
隔振器
低频隔振
核燃料组件运输容器隔振系统的振动分析
核燃料组件
运输容器
隔振系统
幅频特性
冲击
含中间质量改进三参数隔振器动力学特性研究
非线性分析
隔振器
谐波平衡法
中间质量
动力学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含负刚度动力吸振的混合隔振系统振动冲击响应特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舰船研究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混合隔振系统 振动冲击响应 传递损失 动力吸振器 负刚度 不动点法 龙格—库塔法
年,卷(期) 2019,(1) 所属期刊栏目 结构与装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5
页数 7页 分类号 U661.44
字数 422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93/j.issn.1673-3185.0119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华宏星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85 2574 27.0 45.0
3 黄修长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38 178 8.0 12.0
7 吴静波 4 3 1.0 1.0
8 苏智伟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混合隔振系统
振动冲击响应
传递损失
动力吸振器
负刚度
不动点法
龙格—库塔法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舰船研究
双月刊
1673-3185
42-1755/TJ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张之洞路268号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7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9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