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借鉴法国哲学家利科关于隐喻的语义更新机制及其去蔽意义的观点,同时结合尼采的真理论,深入剖析了翻译研究话语中的隐喻性表述在揭示后尼采时代的真理方面历经的三个阶段.转移论通过强化翻译的客观性,将研究视点从模仿论转向语言科学观,揭开了“源头之真”的面纱.系统论通过彰显翻译的时空性,将焦点转向翻译活动所在的历史图景,进而触碰到了“历史之真”的面纱.变形论通过突出翻译在世界文化语境与在欧洲中心主义语境中的差异性,将关注点转向译者群体以及译本中被遮蔽的剩余物,从而揭开了“差异之真”的面纱.文章指出,进一步揭示翻译现象背后的修辞内幕,使整体性差异中的个体性差异得以显现,或许是这一路径的必然走向.
推荐文章
经济英语中的隐喻及翻译
经济隐喻
认知
翻译策略
关联理论与隐喻翻译
关联理论
隐喻
可译性
翻译效度
翻译模式
模因论视角下《黄帝内经·素问》隐喻翻译研究
模因论
隐喻
《黄帝内经》英译本
翻译之痛与翻译之痒
翻译之痛
翻译之痒
对策
翻译实践理论
导译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翻译研究话语表述中的“隐喻之真”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翻译研究话语 隐喻 语义更新 真理
年,卷(期) 2019,(6)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22
页数 7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嘉 9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翻译研究话语
隐喻
语义更新
真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