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胡庚申教授在世纪之交竖起生态翻译学的旗帜以来,生态翻译学在支持和质疑中孑孑前行.其中对生态翻译学的质疑主要有三方面:1)生态翻译学的命名;2)生态翻译学的体系建构;3)生态翻译学的实际运用.本文拟通过探究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的定位,试图解答以下问题:一、生态翻译学的正名;二、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建构对中西译学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三、生态翻译学在世界翻译研究话语体系中的地位.由此作者将阐明:若言生态翻译学的种子是“适应/选择”的进化论原理,那么其根本是翻译适应选择论,其基壤是天人合一的华夏生态文明,其主干是“宏观-中观-微观”理论体系,其枝叶即是国际翻译研究交流平台,那么,其果实将是带有华夏生态智慧的、兼具中西学术会通规范的翻译研究话语体系.
推荐文章
从翻译的重新定位谈翻译符号学
翻译
定位
翻译符号学
翻译目的论在航海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航海英语
翻译
翻译目的论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严复《天演论》的翻译
翻译适应选择论
翻译生态环境
严复
<天演论>
基于生态翻译学的叙词表术语翻译研究
叙词表
生态翻译学
术语
翻译
汉语主题词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的学术定位
来源期刊 中国翻译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话语构建 中西翻译研究 学术定位
年,卷(期) 2019,(4) 所属期刊栏目 生态翻译研究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2-49
页数 8页 分类号 H05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孟凡君 6 28 2.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5)
共引文献  (711)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态翻译学
话语构建
中西翻译研究
学术定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翻译
双月刊
1000-873X
11-1354/H
16开
北京阜外百万庄大街24号
2-47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266
总下载数(次)
14
总被引数(次)
1049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