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一台排量1.0L的小型涡轮增压直喷汽油机,研究了压缩比、活塞形状和结构尺寸对缸内气流和湍流动能的影响.结果 显示,随着压缩比的提高,缸内滚流在压缩过程中减弱,压缩末期的湍流动能减小,压缩比16.0的活塞在压缩末期的湍流动能大约为压缩比9.6活塞的27%.而对于活塞形状来说,较大尺寸的球面凹坑形状有利于压缩末期湍流动能的保持,而不规则的活塞会使得压缩末期的湍流动能下降41%.凹坑的尺寸存在一个最佳值,凹坑深度过浅或过深都会降低缸内湍流动能.选择压缩比为12.0且湍流动能最高的活塞加工并试验,基于4种不同形状的活塞和最佳油耗的工况分析燃烧特性,结果显示随着工况的改变,缸内湍流动能的峰值和相位会改变,但结构对湍流动能影响的优劣基本不变.火焰扩散方向为缸内湍流动能较大的位置,缸内平均湍流动能越大,火焰传播越快,燃烧特性越好.
推荐文章
气道和燃烧室形状对汽油机缸内流场影响的计算研究
汽油机
进气道
燃烧室
滚流
湍动能
不同压缩比米勒循环和低压废气再循环对增压直喷汽油机性能影响
进气门早关
压缩比
废气再循环
增压
燃烧
自由活塞发动机进气及压缩终了缸内气体流动特性分析
自由活塞发动机
模型
数值分析
活塞运动
流场分析
缸内直喷汽油机HCCI燃烧对压缩比和辛烷值的适应性研究
内燃机
均质压燃
汽油缸内直喷
压缩比
辛烷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压缩比活塞顶形状对湍流动能和缸内气流的影响
来源期刊 内燃机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高压缩比 湍流动能 气流 活塞形状 滚流
年,卷(期) 2019,(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64
页数 9页 分类号 TK413.2
字数 5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949/j.cnki.nrjgc.2019.03.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理光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135 844 16.0 24.0
5 邓俊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77 304 10.0 16.0
6 杨陈 5 3 1.0 1.0
7 沈源 5 3 1.0 1.0
8 晁岳栋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6 8 2.0 2.0
9 王达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高压缩比
湍流动能
气流
活塞形状
滚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燃机工程
双月刊
1000-0925
31-1255/TK
大16开
上海市闵行区华宁路3111号
4-257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10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4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