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合成了一系列N9位芳基取代嘌呤-8-酮类衍生物,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 H NMR)、 核磁共振碳谱(13 C NMR)和高分辨质谱(HRMS)进行了结构确证.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表明,嘌呤酮环的C2位及N9位的取代对活性有较大影响,C2位引入对位由含氮六元环取代的苯胺,N9位引入对三氟甲基苯均有利于提高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2c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及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R-Roscovitine.
推荐文章
嘌呤磺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嘌呤衍生物
磺胺
抗肿瘤活性
新型N6-哌嗪取代腺苷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
哌嗪
腺苷衍生物
合成
Hela细胞
抗肿瘤活性
β-榄香烯单取代胺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肿瘤活性
β-榄香烯衍生物
单取代胺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N9位芳基取代嘌呤-8-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肿瘤活性
来源期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学科 化学
关键词 嘌呤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年,卷(期) 2019,(2) 所属期刊栏目 有机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4-261
页数 8页 分类号 O625
字数 291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7503/cjcu2018057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新颖 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7 7 2.0 2.0
2 方浩 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47 110 6.0 8.0
3 李雯 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6 11 3.0 3.0
4 吕明君 山东大学药学院药物化学教研室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嘌呤衍生物
合成
抗肿瘤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月刊
0251-0790
22-1131/O6
大16开
长春市吉林大学南湖校区
12-40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95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13391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