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利用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带高筋肋板的辊轧成形,分析了变形影响因素,并优化了成形工艺参数.针对筋肋填充性以及横、 纵筋高一致性的典型问题,以摩擦因子m、 型槽过渡圆角半径r、 轧辊直径d为优化变量,建立了带高筋肋板辊轧工艺参数的响应面分析模型,将横、 纵筋高以及二者差值作为目标函数对变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横、 纵筋高影响最大的是摩擦因子m和轧辊直径d、 型槽过渡圆角半径r次之;对横、 纵筋高差值影响最大的是轧辊直径d.采用最优解组合:摩擦因子为0.8,型槽过渡圆角半径为0.92 mm,轧辊直径为Φ349 mm,可使横、 纵筋高值相对优化前提高50%以上,两者差值减少52%,成形效果得到极大改善.
推荐文章
汽车侧围外板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AutoForm
侧围外板
成形工艺
正交试验
减薄率
主应变
极差分析
基于响应面法的对虾去头工艺参数优化
对虾
南美白对虾
去头
响应面分析法
参数优化
基于响应面法的SCORE 丙烷回收工艺参数优化
单塔塔顶循环工艺
丙烷回收
参数优化
响应面法
NSGA2算法
HYSYS仿真模型
叶片辊轧工艺数值模拟研究
辊轧力
辊轧
数值模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响应面法的筋肋板辊轧成形工艺参数优化
来源期刊 锻压技术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辊轧成形 筋板件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有限元模拟
年,卷(期) 2019,(8) 所属期刊栏目 板料成形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0
页数 6页 分类号 TG30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330/j.issn.1000-3940.2019.08.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温彤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90 655 14.0 21.0
2 张梦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2 44 3.0 6.0
3 胡金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2.0 2.0
4 张智顺 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1)
共引文献  (74)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辊轧成形
筋板件
响应面法
多目标优化
有限元模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锻压技术
月刊
1000-3940
11-1942/TG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
2-322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4
总下载数(次)
18
总被引数(次)
3465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