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一、对“通才”内涵的理解:两人各有千秋对梅贻琦来说,他不希望学生成为“匠才”,而是希望学生全知全能,广闻博见,深谙万事万物的贯通之理。相对于梅贻琦,竺可桢追求的是“宏才”式的通过,或者说,是一种领袖人才。
推荐文章
梅贻琦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梅贻琦
教育思想
体育教育
运动道德
梅贻琦体育教育思想探析
梅贻琦
教育思想
体育教育
运动道德
教师教育观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论吴贻芳先生的教师教育观
教师教育观
吴贻芳先生
教师专业成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梅贻琦与竺可桢通才教育观之比较
来源期刊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梅贻琦 竺可桢 通才教育观 “通才” 全知全能 学生
年,卷(期) 2019,(1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4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梅贻琦
竺可桢
通才教育观
“通才”
全知全能
学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
半月刊
合肥市肥西路3号 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出版文献量(篇)
9331
总下载数(次)
21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