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国内某钢厂生产的DP800、DP800-Z、22MnB5三种典型先进高强钢,开展了焊点的动态冲击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增大,基于焊点力学性能提升,其冲击载荷随位移量关系曲线由平滑向振荡形态变化,峰值冲击力与冲击功均呈单调增加趋势.当焊接电流增大至出现飞溅后,冲击力与冲击功又有所降低,与焊点准静态性能随电流参量的一般变化规律一致,动态冲击力高于静态载荷力.3种钢焊点的冲击失效模式为界面分离、焊核拔出、母材撕裂,在冲击模式下焊点呈现出更为明显的"脆化"趋向.通过建立3种钢焊点的动态冲击性能模型,可用于指导汽车零件点焊接头碰撞安全过程模拟分析,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推荐文章
先进高强钢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
先进高强度钢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电阻点焊工艺对先进高强钢焊点裂纹缺陷的影响
焊接工艺
高强钢
点焊
裂纹缺陷
汽车用高强度双相钢动态拉伸性能试验研究及仿真
高速拉伸
双相钢
碰撞仿真
动态性能
超高强钢焊点的 S-N 对数正态分布
超高强钢
焊点
激光补焊
强度
成组法
焊接参数
疲劳寿命
对数正态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汽车用几种先进高强钢焊点动态冲击性能研究
来源期刊 汽车工程学报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点焊 冲击 先进高强钢 失效模式 动态冲击性能模型
年,卷(期) 2020,(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57-163,179
页数 8页 分类号 U465.2
字数 354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2095-1469.2020.03.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舟 5 30 2.0 5.0
2 赵清江 21 100 5.0 9.0
3 万鑫铭 34 595 11.0 24.0
4 周佳 10 7 2.0 2.0
5 方刚 13 79 5.0 8.0
6 冯毅 5 3 1.0 1.0
7 赵岩 9 17 2.0 4.0
8 阎换丽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1)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点焊
冲击
先进高强钢
失效模式
动态冲击性能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汽车工程学报
双月刊
2095-1469
50-1206/U
16开
中国重庆市高新区陈家坪朝田村101号
78-101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4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