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空间操作半物理仿真系统是在地面模拟太空环境验证空间技术有效性的常用方法之一,但是系统内存在不可避免的时间滞后会出现结果失真和能量发散的现象.针对串联半物理仿真机构系统失真问题,从力测量系统滞后和控制系统的动态响应延迟两个方面出发,建立了空间碰撞的动力学模型和基于刚度辨识的力补偿模型,提出了基于测量力方向投影辨识碰撞方向和接触刚度的补偿算法,将对测量力的补偿转化为串联半物理仿真机构的位置控制补偿.串联半物理仿真机构的单自由度碰撞进行数字仿真,验证了该力补偿方法的可行性,提高了半物理仿真的复现精度.该方法从力产生的原因出发建立补偿模型,为深入研究空间操作半物理仿真系统失真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推荐文章
串联6自由度机器人关节刚度辨识与误差补偿研究
工业机器人
参数标定
关节刚度
误差补偿
遗传算法
工业机器人大负载刚度辨识及误差补偿研究
工业机器人
标定
关节刚度
误差补偿
大负载
主动或半主动控制系统的时滞与补偿
主动控制系统
半主动控制系统
时滞
补偿方法
测量方法
串联机器人加工系统关节刚度的高精度辨识方法
串联机器人
加工系统
灵巧性
关节刚度
刚度识别
端部变形预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串联半物理仿真机构的刚度辨识与时滞误差补偿
来源期刊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半物理仿真 失真 滞后 刚度辨识 补偿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论文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43
页数 10页 分类号 V41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1579.2020.04.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俊 15 97 4.0 9.0
2 沈铭锦 1 0 0.0 0.0
3 李茂雄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半物理仿真
失真
滞后
刚度辨识
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双月刊
1674-1579
11-5664/V
大16开
北京市2729信箱
197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330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