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多模态生物识别可以弥补单模态生物识别存在的缺陷,已成为目前生物识别研究的主流趋势.现有的多模态生物识别大都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而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提出了一种端到端、可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模型用于多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并从单模态和多模态两方面研究模型结构和融合方式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在单模态识别中,研究不同网络层数和卷积核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单模态识别的结果确定多模态识别的网络结构;在多模态识别中,为研究不同阶段特征融合对识别性能的影响,设计了两种不同的CNN结构;基于3种不同的融合方法,探索单层特征融合和双层特征融合机制对识别性能的影响,并通过组合优化给出一种最优的深度模型结构.为了评估本文方法的性能,分别在AR、Yale、Extended YaleB、LFW、PolyU和CASIA V1.0等6个标准数据库上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CNN的单模态识别方法优于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胜任单模态或多模态生物识别任务.
推荐文章
基于 SVM 特征层融合的集成性身份识别模型
SVM
特征层融合
生物特征识别
基于特征融合的步态识别算法
生物特征识别
步态识别
特征融合
傅立叶描述子
生物特征识别综述
身份识别
生物测定学
认证
识别
安全性
有效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双层特征融合的生物识别
来源期刊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生物特征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层融合 双层特征融合
年,卷(期) 2020,(1) 所属期刊栏目 工业技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0-117
页数 8页 分类号 TP394.1|TH691.9
字数 573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3/j.issn.1009-4822.2020.01.02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孔俊 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11 129 4.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8)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生物特征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层融合
双层特征融合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9-4822
22-1316/N
大16开
吉林市滨江东路3999号
12-184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823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607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