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蓄电池轨道工程车下坡行驶时,为保证下坡安全通常利用摩擦制动调节车速,而反复的摩擦制动会使得制动闸瓦温度升高,增加安全隐患.现有蓄电池轨道工程车由于电机功率限制,能够提供的再生制动力不足以与下坡时的负载平衡.结合实际应用,将液压混合动力应用于蓄电池轨道工程车上,基于最大程度回收下坡能量的思路,提出了一种利用液压再生制动力平衡下坡负载的控制策略,优先采用蓄能器回收能量.重点研究了下坡速度的稳定性、电机回收能量时转速的稳定性以及下坡时轨道工程车的能量效率;采用模糊PID控制以适应轨道工程车运行工况的变化.仿真结果验证了下坡缓速控制的有效性,轨道工程车在下坡过程中速度平稳且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效率.
推荐文章
基于步进电机的工程车倾动装置模糊控制系统
混合武步进电机
单片机
斩波恒流
模糊PID控制
升降频
基于工程整定法的模糊PID
液压电梯
PID工程整定法
模糊控制
基于体感控制的智能工程车
智能工程车
麦克纳姆轮
摄像设备
多轴机械手臂
基于Matlab的模糊PID控制研究
螺旋桨
模糊PID控制
电液比例阀
Matlab仿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模糊PID的轨道工程车下坡缓速控制
来源期刊 液压与气动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蓄电池轨道工程车 下坡行驶 液压再生制动 缓速控制 模糊PID
年,卷(期) 2020,(2) 所属期刊栏目 综合应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8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H137|U267.1
字数 379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832/j.issn.1000-4858.2020.02.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桓龙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147 1002 16.0 22.0
2 蒋越 西南交通大学先进驱动节能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3 4 1.0 2.0
3 李志伟 4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4)
共引文献  (21)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5(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蓄电池轨道工程车
下坡行驶
液压再生制动
缓速控制
模糊PID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液压与气动
月刊
1000-4858
11-2059/TH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外教场口1号
2-828
197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75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4402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