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设计了一种微流控芯片,在其通道表面修饰DNA四面体,并通过生物素-链霉亲和素反应连接适配体作为捕获探针,用于大肠杆菌O157:H7(Escherichia coli O157:H7,E.coli O157:H7)的检测研究.微流控芯片鱼骨形结构的设计降低了细菌捕获时受到的剪切力;在其表面修饰DNA四面体,可进一步调节探针之间的距离,提高探针对细菌的识别效率.琼脂糖凝胶电泳表征结果证实了DNA四面体纳米结构的成功制备和DNA四面体-适配体捕获体系的构建.采用荧光显微镜对检测结果进行进一步成像分析,并将此微流控芯片检测平台用于实际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不需要大型仪器或设备及其它信号放大技术的辅助,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利用此检测系统即能实现浓度为10 CFU/mL的E.coli O157:H7的检测,且操作简便,检测耗时少于2 h.实际样品的检测回收率为88.3% ~108.3%.本研究基于DNA四面体纳米结构构建的微流控平台,不仅为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在其它食品安全隐患、疾病早期诊断等研究领域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推荐文章
大肠杆菌O157∶H7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法的建立
大肠杆菌O157∶H7
胶体金
免疫层析试验
快速筛查
免疫磁珠法分离大肠杆菌O157∶H7及毒力基因的PCR检测
大肠杆菌O157∶H7
免疫磁珠
PCR
检出率
基于CRISPR对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检测
大肠埃希菌O157∶H7
成簇的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RISPR)
聚合酶链反应
检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DNA四面体的微流控芯片用于致病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检测
来源期刊 分析化学 学科
关键词 DNA四面体 微流控芯片 适配体 大肠杆菌O157:H7
年,卷(期) 2020,(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73-483
页数 11页 分类号
字数 62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756/j.issn.0253-3820.191726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DNA四面体
微流控芯片
适配体
大肠杆菌O157:H7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分析化学
月刊
0253-3820
22-1125/O6
大16开
长春人民大街5625号
12-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636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1236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