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MCI、Sephadex LH20、RP-18和反相高效液相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东紫苏70%丙酮-水提取液中分离得到12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白杨素(1)、芹菜素(2)、木犀草素(3)、北美圣草素(4)、芹菜素-6-C-β-吡喃葡萄糖苷(5)、木犀草素-6-C-f3-吡喃葡萄糖苷(6)、7-0-(6"-咖啡酰基)-/3-D-吡喃葡萄糖香(7)、(2S)圣草素-7-0-β-芸香糖苷(8)、(2R)圣草素-7-0-β-芸香糖苷(9)、(芹菜素-7-0-β-葡萄糖香(10)、木犀草素-7-0-a-鼠李糖基-(1-6)-β-吡喃葡萄糖苷(11)、芒苷(12).化合物5、6、8、9和11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对分离量大的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流感(H1N1)活性评价,发现东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流感活性,化合物2和12的ECso分别为26.16 ±0.51 μmol/L、21.51 ±0.56 μmol/L.
推荐文章
栽培甘草中黄酮类成分的研究
栽培甘草
黄酮
化学成分
中药黄芩主要黄酮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黄芩
类黄酮物质
黄酮碳苷
正交试验法优选东紫苏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方差分析:微波辅助流动
东紫苏
总黄酮
光皮木瓜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光皮木瓜
黄酮类物质
浸提法
提取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东紫苏中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流感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关键词 唇形科 东紫苏 黄酮 抗流感活性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生命科学与医学|Life Science and Medicine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10
页数 7页 分类号 R284.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12/j.cnki.53-1223/n.2020.06.25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7)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唇形科
东紫苏
黄酮
抗流感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7-855/X
53-1123/T
大16开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64-79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434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2500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