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受长期以来的社会本位教育目的之影响,我国大学课程体系政府本位倾向明显。尤其是随着近十年“政治论”呼声的日渐彰显,高等教育工具性价值不断得以宣扬与扩张,大学课程体系“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的特点尤为突出:过于强调社会文化的适应性和接纳性,国家课程比例过高;体现课程体系总目标的人才培养目标普遍缺乏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素内容;利于学生潜能拓展、兴趣特长培植的选修课和活动课(经验课程)过少。教育绝非“制器”!当大学不遗余力、整齐划一地培养“适应性”人才时,势必容易打压学生发展的空间与后劲,而难以真正增强其适用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优化大学课程体系:一个多域耦合的解释框架
来源期刊 高教文摘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工具性价值 高等教育 兴趣特长 经验课程 学生潜能 课程比例 政府本位 解释框架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23
页数 5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具性价值
高等教育
兴趣特长
经验课程
学生潜能
课程比例
政府本位
解释框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教文摘
月刊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街200号南京理工大学
出版文献量(篇)
70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