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于“预聘-长聘”制度,已有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国内外研究中还没有将“预聘-长聘”制度政策效果聚焦于组织层面,即大学本身的科研生产力。虽然这项制度剑指新入职的教师,但由于评职和教师发展问题关乎大学所有教师,“预聘-长聘”制度的实施影响范围绝不仅限于新教师,也会对其他教师产生连带影响,笔者因此考虑进行“预聘-长聘”制度与高校整体学术成果和科研生产力的关系探讨。第二,以往研究的对象是2016年之前实施“预聘-长聘”制度的大学,而这些大学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中国知名高校。
推荐文章
我国“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政策的回顾与省思
“县管校聘”
教师交流轮岗
教师流动
教育政策
多源流理论
县管校聘:成都市教师管理制度实践探索
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育均衡
县管校聘
教师管理制度
成都教育
大学治理视域下对民国大学董事会制度研究的两次高峰
民国教育
大学董事会制度
大学治理
中国教育史
大学教育制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聘—长聘”制度会提升中国大学科研生产力吗?——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法的政策评估
来源期刊 高教文摘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科研生产力 知名高校 中国大学 双重差分法 政策评估 新入职 中山大学 组织层面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2
页数 7页 分类号 G64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科研生产力
知名高校
中国大学
双重差分法
政策评估
新入职
中山大学
组织层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高教文摘
月刊
江苏省南京市孝陵卫街200号南京理工大学
出版文献量(篇)
70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