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突触融合蛋白结合蛋白1 (STXBP1)基因变异所导致的STXBP1脑病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变异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15例STXBP1脑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遗传学病因及治疗转归情况.结果 15例患儿中男11例、女4例,年龄2月龄至5岁9月龄,其中14例患儿存在癫痫发作伴发育落后表现,1例仅表现为发育落后.癫痫发作起病年龄为2日龄~19月龄,≤1岁发病11例.常见的发作类型为强直、痉挛.7例患儿诊断为大田原综合征或婴儿痉挛症.11例癫痫患儿存在间歇期脑电图异常包括多脑区癫痫样放电、爆发抑制图形及高峰失律图形等.7例患儿存在头颅磁共振成像异常,包括髓鞘化不良、脑白质容积少、胼胝体缺如或发育不全等.随访2个月至4年9个月,3例癫痫发作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8例患儿单独或联合使用左乙拉西坦,6例有效.5例存在痉挛发作的患儿加用氨己烯酸,4例有效.15例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发育迟缓,4例患儿存在孤独症样表现.所有患儿均存在STXBP1基因变异,共有15种变异类型,其中错义变异8例、无义变异1例、移码变异5例、复杂变异1例.其中有5例患儿的变异位点未见报道,分别为c.1038_1039delCC、c.172delG、c.348_351 dupTGAA、c.1193A>G、c.1769C>T.结论 发育迟缓和癫痫是STXBP1脑病主要的、独立的表型特征.STXBP1基因变异以新发错义变异为主.在控制癫痫发作方面,左乙拉西坦和氨己烯酸可能更为有效.
推荐文章
STXBP1基因突变致癫(间)性脑病8例病例系列报告
STXBP1基因
癫(间)性脑病
大田原综合征
WEST综合征
儿童
研究吡哆醇依赖性癫痫(PDE)患儿的临床及遗传学特点
吡哆醇依赖性癫痫
临床特点
遗传特点
分析
SARS-CoV-2变异株的遗传学特征和致病特点
SARS病毒
遗传变异
突变
毒力
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
新生儿难治性惊厥STXBP1基因突变的研究
难治性惊厥
STXBP1
基因突变
新生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STXBP1脑病患儿临床特征及遗传学特点
来源期刊 中华儿科杂志 学科
关键词 癫痫 发育障碍 基因 突变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与实践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93-498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cn112140-20191028-0068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姬辛娜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10 10 3.0 3.0
2 曹佳捷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3 毛莹莹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9 5 1.0 2.0
4 张平平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3 2 1.0 1.0
5 刘婉婷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1 0 0.0 0.0
6 张含滋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2 0 0.0 0.0
7 丁宁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内科 7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癫痫
发育障碍
基因
突变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儿科杂志
月刊
0578-1310
11-2140/R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2-62
195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3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1562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