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自我表达作为自我研究领域的重要分支,自20世纪末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大多学者在自我范畴内对自我表达进行研究,认为自我表达是一种反映自身思想与观点的行为[1].彭洋洋[2]结合我国初中生实际做出自我表达的操作定义,即中学生通过行为、言语、情绪等方式表达关于自己的身体、学业、社交及情绪状况的过程.自我表达具有社会交往性,有助于促进社会交流,管理人际关系.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具有心理敏感性强、易羞怯等心理特质,往往不善于自我表达.从影响自我表达的因素来看,部分学者肯定了群体交往与同伴活动对自我表达促进作用;近年来,表达性艺术疗法和社交网络媒体等多元化、现代化的因素使大众有了更多表达的兴趣和表达方向,有助于提升身体、情感、社会和心理的健康.
推荐文章
初中生自我表露团体辅导效果评价
自我表露
人际关系效能感
团体辅导
初中生
初中生自我表露团体辅导效果评价
自我表露
人际关系效能感
团体辅导
初中生
积极心理团体辅导促进初中生师生关系的干预实验
初中生
师生关系
积极心理学
团体辅导
干预研究
心理健康干预对初中生亲子关系与自我意识的影响研究
心理健康干预
自我意识
亲子关系
初中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团体心理辅导对初中生自我表达的干预研究
来源期刊 校园心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6) 所属期刊栏目 应用心理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59-561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21/j.cnki.1673-1662.2020.06.024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2)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校园心理
双月刊
1673-1662
14-1326/R
16开
山西省太原市双塔西街小南关8号省疾控中心后院3层
22-129
200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0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365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