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白茶不同泡次茶汤内含物溶释的特点和规律,为白茶工艺、品质改进及科学饮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个茶树品种不同茶叶等级共4个茶样,按白茶审评方法冲泡茶汤,测定3泡次内含物的溶出量、溶出率.[结果](1)4个茶样各内含物3泡总溶出量均值为多酚类(9.56 g·hg-1)>儿茶素(4.78 g·hg-1)>可溶性糖(4.26 g·hg-1)>茶褐素(3.98 g·hg-1)>茶红素(3.59 g·hg-1)>咖啡碱(3.26 g·hg-1)>氨基酸(2.38 g·hg-1)>黄酮(0.45 g·hg-1)>茶黄素(0.12 g·hg-1);3泡总溶出率均值为咖啡碱(78.95%)>黄酮(70.71%)>氨基酸(66.69%)>茶褐素(63.98%)>茶红素(61.97%)>多酚类(55.77%)>可溶性糖(53.27%)>儿茶素(40.42%)>茶黄素(31.34%),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茶氨酸(The)分别为43.31%、63.23%;(2)第1至第3泡溶出率,除茶红素、可溶性糖外,其余内含物呈下降趋势,其中咖啡碱、氨基酸、黄酮第1泡溶出率最高,其在4个茶样第1泡的溶出率均值分别为37.13%、31.54%、29.73%,且3泡总溶出率也高;(3)同一茶样3次冲泡中,水浸出物、多酚类、咖啡碱、黄酮、茶红素溶出量的增减程度均达到显著差异(P<0.05)水平,而咖啡碱、氨基酸溶出率逐次下降明显,降幅达9%以上;(4)不同茶样相同泡次之间,内含物溶出率总体上未表现出茶叶品种和等级之间的规律性差异.[结论]除茶红素、可溶性糖外,其余内含物溶出量、溶出率为第1泡>第2泡>第3泡,但内含物之间的溶释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咖啡碱、氨基酸、黄酮等溶出较快,而多酚类、儿茶素及EGCG、The等高含量内含物或组分并未充分溶释,尤其是儿茶素、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其3泡总溶出率均低于50%.
推荐文章
云南白茶与福建白茶对比研究
云南白茶
福建白茶
感官品质
加工工艺
杀青方式对白茶花品质的影响
白茶花
杀青方式
感官品质
抗氧化能力
不同加工工艺对桂热2号白茶品质的影响
白茶
桂热2号
加工工艺
感官品质
品质成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泡次对福建白茶内含物溶释的影响
来源期刊 福建农业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白茶 生化成分 冲泡次数 溶出量 溶出率
年,卷(期) 2020,(10) 所属期刊栏目 食品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62-1170
页数 9页 分类号 TS27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303/j.issn.1008-0384.2020.10.015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52)
共引文献  (125)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2(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7(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2)
2010(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3(2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7)
2014(1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16(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7(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8(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20(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白茶
生化成分
冲泡次数
溶出量
溶出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福建农业学报
月刊
1008-0384
35-1195/S
大16开
福建省福州市五四路247号省农科院大楼
34-56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18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2454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