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研究苦杏仁走油过程中外观性状、活性成分和酸败度的变化规律,探讨走油变质现象对苦杏仁质量的影响.采用传统性状鉴定法开展苦杏仁外观性状的观察、鉴定与分类;以苦杏仁苷、苦杏仁油为活性成分代表,分别采用HPLC、《中国药典》通则0713进行含量测定;选择了酸值、过氧化值为变质样品酸败度的代表指数,采用通则2303进行定量分析.整理上述实验结果,采用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不同走油程度苦杏仁样品的分类器和判别模型,并筛选出最大贡献因子.结果 显示,感官评价将苦杏仁样品分为未走油、轻微走油和明显走油3个阶段;明显走油的苦杏仁样品种皮、子叶及表面颜色加深,气味异于未走油样品.苦杏仁苷、苦杏仁油在未走油样品中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12%,67.77%,符合药典规定;在轻微走油样品中均有所降低;在明显走油样品中苦杏仁苷已骤降至仅0.074%.酸值、过氧化值随着走油程度的加重二者含量都不断增长;在未走油样品中仅为1.363,0.016 74,符合规定,到了明显走油样品已然翻倍.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模型可完成未走油和明显走油样品的鉴别任务;模型输入属性中苦杏仁苷含量这一指标的贡献度大于1.苦杏仁走油过程中外观性状发生改变,活性成分苦杏仁苷、苦杏仁油含量降低,酸值、过氧化值增大;明显走油样品已不符合药典标准,不宜药用;走油变质可显著降低苦杏仁药材质量,甚至产生毒性,应引起重视.
推荐文章
新疆地产苦杏仁及油的营养成分研究
苦杏仁
营养成分
氨基酸组成
脂肪酸组成
微量元素
理化指标
苦杏仁化学成分的研究
苦杏仁
氨基酸
脂肪酸
化学成分
苦杏仁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苦杏仁
精油
化学成分
GC/MS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苦杏仁走油过程中外观性状、活性成分和酸败度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苦杏仁 走油 苦杏仁苷 酸值 过氧化值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年,卷(期) 2020,(13) 所属期刊栏目 制剂与炮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155-3160
页数 6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9540/j.cnki.cjcmm.20200424.3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闫永红 84 501 14.0 20.0
2 邹慧琴 43 270 8.0 15.0
3 徐东 8 17 2.0 4.0
4 刘玢清 2 0 0.0 0.0
5 姚月保 2 0 0.0 0.0
6 拱健婷 1 0 0.0 0.0
7 赵丽莹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8)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1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2(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9(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3(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4(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7(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苦杏仁
走油
苦杏仁苷
酸值
过氧化值
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