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积极心理学与传统心理学相比,更加关注个体内在积极力量及品质,借助积极力量及品质促使个体心理健康发展,尤其重视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预防作用.对于高校健康教育者而言,就是借助科学的测量方式使大学生意识到自身的积极品质,通过内部系统化运行强化积极人格,进而对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防御.此外,积极心理学能将正面心理发展因素引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它并非单纯解决心理问题,而是使大学生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期待.因此,加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至关重要.
推荐文章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幸福感
基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
教育模式
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应用
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及运用
大学生
积极心理学
心理健康教育
运用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策略
来源期刊 百科知识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20,(36) 所属期刊栏目 心理世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2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百科知识
旬刊
1002-9567
11-1059/Z
16开
北京市阜成门北大街17号
2-2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7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1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