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尖锐鼻锥冷却方案是可复用式航天飞行器研究领域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传统发散冷却虽然可以有效降低鼻锥结构温度,但是由于驻点外极高的热流、压力,会出现驻点冷却效果差的问题.迎风凹腔结构是一种针对鼻锥驻点区域的减阻防热方案,尖锐唇口的分流作用可以使附近压力、热流降低.因此,提出一种新型冷却结构——凹腔-发散组合冷却,利用迎风凹腔结构对驻点的强化冷却解决发散冷却中驻点难以冷却的问题.以楔形鼻锥为物理模型,对发散冷却、迎风凹腔结构和凹腔-发散冷却3种冷却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并和无冷却的纯鼻锥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发散冷却相比,使用凹腔-发散组合冷却可以使结构温度峰值下降16.8%;与没有冷却的纯鼻锥模型相比,鼻锥头部圆弧段表面平均温度降幅可达64%,证实了这种新型冷却结构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推荐文章
某大型地效飞行器及其驮运巡航状态气动特性数值模拟
地效飞行器
驮运
巡航状态
气动特性
数值模拟
有限体积法
支板-凹腔组合结构对煤油混合的数值分析
超声速燃烧室
支板-凹腔火焰稳定器
混合效率
数值模拟
高超声速飞行器流-热-固耦合数值模拟
高超声速
流-热-固耦合
HiFire-1锥体
湍流模型
数值模拟
微型飞行器桨翼气动干扰的数值模拟
微型飞行器
桨翼气动干扰
数值模拟
作用盘
UDF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飞行器鼻锥凹腔-发散组合冷却数值模拟
来源期刊 航空学报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鼻锥 热防护 发散冷却 迎风凹腔 凹腔-发散组合冷却
年,卷(期) 2021,(2) 所属期刊栏目 先进空间运输系统气动设计专栏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2-20
页数 9页 分类号 V221.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9(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锥
热防护
发散冷却
迎风凹腔
凹腔-发散组合冷却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学报
月刊
1000-6893
11-1929/V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82-148
196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43
总下载数(次)
27
总被引数(次)
9209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