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德的作品充满了唯美主义色彩,其童话集由鲁迅先生译入中国后,引起极大反响.国内对于王尔德童话的翻译研究集中在林徽因翻译的《夜莺与玫瑰》,而对另一部同时期译入的《自私的巨人》关注较少.文章选取巴金和李家真的《自私的巨人》译本,从审美信息的两个属性出发,结合童话的审美心理,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探讨了译本中的审美再现.原语文本来源于2008年新西兰浮动出版社(the Floating Press)出版的The Happy Prince and Other Tales.通过比较发现,巴金的措辞更为简洁;李家真的译文更贴近原文,措辞更为文雅复杂,充分体现了原文的审美信息,更符合当代社会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