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年鉴期刊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中国哲学年鉴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秉承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的办刊宗旨,全方位呈现中国哲学研究和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事件,客观记录中国哲学发展与繁荣的历史进程。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出版周期:
年刊
邮编:
100732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文章浏览
目录
  • 作者: 景海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4-325
    摘要: 经典的理解与解释是延续传统的重要方式,只有在不断的创造性诠释的过程中,一个文化系统的经典才能够保持鲜活的状态和长久的生命力。而在现代性的社会语境中,如何传承与发扬中国文化的基本价值和理念,显...
  • 作者: 王中江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4-324
    摘要: 个体的实质不是性质而是关系和关联,事物的种类不是共相而是关系的相似或不相似,洞察个体和事物的这种方式——从性质本位到关系本位的转变,需要不断地展开和扩大。以关系的相似或不相似来区分事物和个体...
  • 作者: 郑开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5-326
    摘要: 道家形而上学的核心在于“道德之意”,其理论则建基于“无”“玄”“反”尤其是“无”的概念之上。“无”的概念及其理论包括从“无形”到“无名”、“无知”再到“无为”等不同层面的理论内容:“无形”涉...
  • 作者: 杨立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5-325
    摘要: 孔子说“孝”以“敬”为根本,孟子论“孝”的重心则在于“慕”,这构成孔孟理解孝的心性基础的不同之处。孔子更多地着眼于行孝者自身的德业成就,而孟子则更强调为人子者内心对父母的思慕和依恋。通过对“...
  • 作者: 李存山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5-325
    摘要: 中国的先秦儒学与宋代理学在“性”与“情”以及“人物性同异”等问题上的差异,是韩国儒学史上“四七之辩”与“湖洛论争”的根源。从“四七之辩”和“湖洛论争”来看,有些重要的问题在中国儒学中没有展开...
  • 作者: 吴忠伟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5-325
    摘要: “义”概念在早期中国思想中有一演化过程,且相应于早期中国“邦邑”共同体的维系状况。前诸子时代,“义”乃指相对于私情好恶之偏向的城邦共同体“成员”的公道正直之“德能”,其特別关涉“城邦”之“公...
  • 作者: 唐文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6-326
    摘要: 朱子之前的仁论有三种进路,分别是从情上说仁、从心上说仁和从性上说仁。在《仁说》中,朱子从德上说仁,综合了历代的仁论。在其中,朱子特别针对二程门人离爱言仁的两种倾向——知觉言仁和一体言仁——进...
  • 作者: 谢晓东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6-327
    摘要: 自孟子以来,四端纯善就是不言而喻的。晚年朱子挑战了这种观点,从而提出了“四端亦有不中节”的问题。在孟子的著名例子的基础之上,本文构造了一个新案例。该案例的核心是把儿童替换为一个恶贯满盈的成年...
  • 作者: 吴根友 黄燕强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6-326
    摘要: “坐忘”一词只在《庄子·大宗师》中出现过,却成为后世修行论的重要观念。历代注庄者大多接受崔撰、成玄英的训释,将“坐忘”训为“端坐而忘”。该文作者认为这是受了早期小乘佛教的“坐禅”与道教的静坐...
  • 作者: 赵建永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6-326
    摘要: 黄老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由黄老学到黄老道再至太平道的演进历程正是道教形成的关键环节。该文在汤用彤、蒙文通等前贤基础上考察这段历史,以期为道家道教乃至中华文化的“返本开新”提供镜鉴。文章指出...
  • 作者: 干春松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7-328
    摘要: 儒家政治哲学建立在对人性的理解之上,这决定了秩序建构原理的不同方向。对德性修养与制度完善之间关系的探讨往往又是儒家政治哲学的重要议题,因为它关涉制度和心性的双重维度。自19世纪末起,儒家论域...
  • 作者: 白奚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7-327
    摘要: 思孟派儒家主张将人的道德关怀扩大到天地万物,这一致思路向被宋儒发展为“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王阳明整合了《大学》的“三纲领”、孟子的“仁民而爱物”“尽心”和《易传》的“天地之心”等理论资源,...
  • 作者: 张志强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7-327
    摘要: 近代以来,传统中国遭遇西欧崛起的强烈冲击,不得不改弦更张,大事革新,开启现代转型历程,以应对时代变局。但中华文明的现代转型长期处于迂回曲折、艰难前行的状态中,一方面是中国的现代转型已呈不可逆...
  • 作者: 姚才刚 张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7-327
    摘要: 传统儒家“万物一体”说发端于先秦,但直至宋儒,才真正将“万物一体”说提炼为一种系统的哲学理论。明儒蒋信对“万物一体”说尤为看重,将此说视为儒学的“立根处”,并多有阐发。“万物一体”不仅意味着...
  • 作者: 张东辉 王子权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8-329
    摘要: 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在古典哲学、尤其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有着根本的内在关联。但自现代以来,莱布尼茨开启的数理逻辑着重发挥了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中的形式化进路,却遗忘了其逻辑学的形而上学之维。本文基于对逻...
  • 作者: 魏义霞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8-328
    摘要: 谭嗣同对《春秋》的解读沿着公羊学发挥微言大义的致思方向和价值旨趣展开,故而对《春秋公羊传》推崇有加。他认为,《春秋》以维新为宗旨,书中的内容围绕着维新这个主题展开;《春秋》秉持“称天而治”的...
  • 作者: 李维武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8-328
    摘要: 新文化运动中的唯物史观派,是由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集合而成的革命家兼学问家群体。在中国数千年学术史上,这是第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命名的学派及思潮。这个群体的代表人物在学理上对唯物史观展开了不...
  • 作者: 詹文杰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9-329
    摘要: 按照柏拉图的《斐多》,获得知识首先意味着灵魂自身的净化,其次意味着灵魂对于纯粹实在或诸理念的回忆,最后意味着借助“假设法”或命题推演的方法而不是借助经验观察来探究实在。本文从这三个方面阐释了...
  • 作者: 谢文郁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9-329
    摘要: 正义问题是人类社会生活无法回避的问题。人在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事是否合适,涉及行为准则、如何理解准则、谁做判断等问题,并最后归结为真理问题。就思想史而言,正义问题在赫西俄德的《工作与时日》中就已...
  • 作者: 聂敏里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9-329
    摘要: 古典学在中国与西方都有悠久的传统。本文从古典学的历史、学科性质、意识形态斗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一,古典学不必是保守主义性质的,可以属于现代性的事业;第二,古典学的传统渗透了本质上是文化想象...
  • 作者: 王路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9-329
    摘要: 亚里士多德对形而上学有两种理解:其一,其他学科是关于经验认识的研究,形而上学研究则是关于先验认识的研究;其二,其他学科是关于某一种认识的研究,形而上学则是关于认识本身的研究。这样的认识凸显出...
  • 作者: 先刚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29-330
    摘要: 文章对一种流行的传统观点提出了严厉批评,即认为柏拉图仅仅追求彼岸的理念世界,忽视甚至蔑视现实的经验世界。从柏拉图的整全性辩证法精神看,他并不主张理念与事物的分离,认为对于理念的知识必然从对于...
  • 作者: 曾怡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0-330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希腊词thumos正面建构为一个重要概念,且作为灵魂三分法的中介具有多重的功能,调节着理性与欲望的一般对立,并使城邦和个人的正义得以实施。但灵魂三分说自身的分类根据存在...
  • 作者: N.布宁 余纪元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0-330
    摘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现象并不是纯粹非真理的意见,其中也包含了部分的真理。采取亚里士多德的“拯救现象法”,可以让我们辩驳“在西方之外的哲学传统并非严肃哲学”的偏见。如果把非西方传统中所说的东西考虑...
  • 作者: 施璇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0-331
    摘要: 在笛卡尔的著作之中,《灵魂的激情》显得十分独特。本文将这本书的独特性归因于笛卡尔持有的身心原则发生重要转变。作者对比《灵魂的激情》与笛卡尔的其他著作,并结合相关二手论著,对笛卡尔的身心联结原...
  • 作者: 丁立群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0-330
    摘要: 本文通过追溯西方实践哲学的原初形态与嬗变以及现代实践哲学的研究路向,厘清实践哲学的理论分野及其研究内涵,认为实践哲学并非一种狭义的伦理学和政治哲学,亦非一种单纯的理论应用于技术以及相关技巧性...
  • 作者: 王春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1-332
    摘要: 该文以礼物问题为线索,串联起了《存在与虚无》与国内学界相对陌生的《道德札记》这两个重要文本。经由引言部分对莫斯著名的礼物论及其复兴古式礼物道德之指向的分析,文章交代了《存在与虚无》在生存论精...
  • 作者: 赵敦华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1-331
    摘要: 该文对尼采哲学中的两个重要主题即酒神精神和敌基督的思想来源重新给出了解释,揭示了尼采自由摘取当时德国古典学中狄奥尼索斯传统和圣经语文考证学中的历史批判的基本观点,对尼采在古典语文学考证中所持...
  • 作者: 吴增定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1-331
    摘要: 本文从三个方面指出了尼采哲学与现象学的共识。首先,尼采抛弃了现象与本体或“物自身”的形而上学二元对立,肯定了现象是唯一的实在。其次,尼采认为权力意志是具有赋予和创造意义的“意向性”特征。最后...
  • 作者: 钱立卿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发表期刊: 2018年1期
    页码:  331-331
    摘要: 胡塞尔在《观念I》中曾表述过系统地构想一门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的计划,他重点考察了自然与精神科学的关系。胡塞尔发现,这两类科学都源于自然态度:精神科学基于它的原初层面,自然科学则是自然态度的某...

中国哲学年鉴基本信息

刊名 中国哲学年鉴 主编 张志强
曾用名
主办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哲学研究所  主管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版周期 年刊 语种
ISSN 1004-3462 CN 11-2935/B
邮编 100732 电子邮箱 zhexuenianjian@126.com
电话 010-851955 网址
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中国哲学年鉴评价信息

中国哲学年鉴统计分析

被引趋势
(/次)
(/年)
学科分布
研究主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