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根据歼七系列飞机进气道的风洞试验报告,结合F16,F111A等先进战斗机的进气道性能资料,分析,比较了头部,两侧,胜利部等几种不同进行气道布局形式对进气道攻角性能的影响。为17改型方案选择提供参考。
推荐文章
不同攻角下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性能研究
高超声速进气道
多楔面内收缩段
多楔面设计
座舱及进气道对某飞翼布局电磁散射影响
座舱
进气道
电磁散射
隐身
RCS
头部两侧进气道特性分析
固冲发动机
进气道
风洞试验
数值模拟
附面层
攻角变化对超音速进气道再起动特性的影响
超音速进气道
攻角变化
再起动特性
非稳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进气道布局形式对进气道攻角特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航空与航天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进气道 布局方式 攻角特性 战斗机
年,卷(期) 199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
页数 7页 分类号 V211.48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进气道
布局方式
攻角特性
战斗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航空与航天
季刊
成都市95信箱805分箱
出版文献量(篇)
787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