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善思则得,善诱则通,诱思交融,百炼成钢”是诱思教学思想的核心。在这个论断中,“诱”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思”则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诱”是外因,“思”是内因,只有把“诱”调谐到“思”的频率上,才能发生谐振,才能使教与学和谐一致,大幅度地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如何思?思什么?关键是教师“诱”的艺术和水平。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诱”的作用,真正实现“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呢?我们认为,问题的设计是关键。问题的设计怎样才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根据笔者的教学体会,谈一谈具体做法。
推荐文章
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讨论问题设计的研究
设问
讨论
写作教学
探究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中学历史
课堂教学
教学方式
对中职教育历史课堂教学的探索
中职教育
历史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体会
浅议文史结合的历史课堂教学
初中教学
历史
语文元素
文史结合
文学素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
来源期刊 中学历史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善思 诱思探究教学 问题设计 高教 学理 水平 外因
年,卷(期) 2000,(9)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G633.5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凤华 1 0 0.0 0.0
2 王继伟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0(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历史课堂教学
教师
学生
善思
诱思探究教学
问题设计
高教
学理
水平
外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学历史教学
月刊
1009-3435
44-1142/G4
16开
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西55号华南师范大学
46-79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110
总下载数(次)
51
总被引数(次)
2560
论文1v1指导